2025年8月3日~5日,中俄“海上联合-2025”演习在俄罗斯远东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海域启动。
中俄海上联合2025演习
俄方总导演海军中将别列佐夫斯基强调,此次演习将强化两国海军协同作战能力,增强战略互信。
在俄罗斯官方镜头下,这场联演无疑是一场期盼已久的“及时雨”。硝烟弥漫的战场背后,这个庞大国家正深陷经济泥潭,美西方的步步相逼,压迫得这个“北方大熊”喘不过气来。
克林姆林宫所等的,或许不仅是演习的轰鸣,更是“我有靠山我怕谁”的对外宣示。
俄罗斯的经济寒冬
国际机构预测,俄全年通胀率飙升至9.8%,远超央行4%的目标,超市货架价格标签更换的速度赶不上卢布购买力缩水。
作为一个能源大国,俄生命线遭多重绞杀:美国二次制裁关税重压下,欧洲退缩、土耳其转向,俄能源出口收入惨遭腰斩。国际油价跌至62美元/桶深渊——每下跌10美元,俄国库便流失300亿美元!而战场化身吞金巨兽,每天疯狂吞噬3亿美元。煤炭行业深陷绝境:2024年亏损13.9亿美元,2025年预计亏损暴增至43亿美元。
俄罗斯石油管道
电力短缺迫使居民家庭“卡点洗澡”,市场商品供应捉襟见肘。
经济部长列舍特尼科夫在圣彼得堡的公开警告已成现实:“俄罗斯经济处于向衰退过渡的边缘”。冰冷的数字与民众排队购物的身影,勾勒出这个资源大国深陷的凛冬图景。
西方对俄绞杀再收紧
美欧正构筑一道窒息式制裁铁幕。俄乌冲突打了三年,俄罗斯靠着能源出口支撑战争,这一次美国祭出致命杀招——“俄油二次关税”,谁要采购俄油,面临100~500%的关税制裁。
欧盟对俄实施第18轮制裁,包含降低俄石油价格上限,每桶跌破60美元,额外关税自动触发,彻底封堵俄油利用低价抢市场的退路。同时加速推进“全面禁运俄液化天然气”立法。
特朗普宣布对俄油实施二级制裁
金融制裁方面,美西方将超200名个人实体列入黑名单,重点打击规避制裁的“影子舰队”及第三国中介。美国同步升级出口管制,半导体、机床等关键工业物资输俄通道被进一步掐紧。
与此同时,对乌军援再次加码,美国国会通过超610亿美元紧急援乌法案后,F-16战机、ATACMS远程导弹及百万发炮弹正源源不断运抵前线。五角大楼启动“乌克兰防务联络小组”机制,50余国合力协调武器输送。
欧洲突破防务红线。德国批准移交18辆豹2A7主战坦克及金牛座巡航导弹;法国加速提供SCALP远程导弹(即“风暴阴影”);英国追加5亿英镑军援,含硫磺石-2型精确制导炸弹。
从关税利刃到军火列车,西方正以制裁与武器的双重重锤,试图压垮克里姆林宫的战争机器。
中国成为俄“撑下去”的靠山
当西方制裁绞索收紧,中国正以庞大市场与稳定采购成为俄罗斯经济的关键生命线。
能源输血。2025年1-7月,中国日均进口216万桶俄原油,占俄石油出口总量超60%!俄油超三分之一流向中国,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占比突破90%。而且以高于国际均价的长期合同价采购(布伦特62美元时仍按约68-70美元执行),为俄财政筑起防波堤。
中国顶住压力购买俄油
贸易递增。2025上半年中俄贸易额破1380亿美元,但中国对俄出口仅510亿,近900亿美元逆差,实质是中方对俄能源与资源的巨量采购,直接填补西方市场崩塌的缺口。
民品补充。2025上半年中国商品占俄进口比例飙升至45%,超市里超50%的家电和电子产品都是中国制造,支撑着俄民众基本生活。
金融避风港。俄央行外汇储备中人民币占比激增至35%以上(战前不足1%),莫斯科交易所人民币日均交易量超美元,中国银行体系成为俄规避SWIFT制裁的关键通道。
这组数据背后,是中国以市场体量承接俄能源出口、以工业产能维持俄社会运转的双重支撑。
“好兄弟不一定拜把子”
中俄关系始终在“不结盟、不干涉内政、不针对第三方”三原则框架下运行,形成独特的大国互动模式。
中国对俄罗斯“只做经贸生意,不搞军事同盟”,这是我们的恪守立场。以中国现在的制造能力和军备水平,如果我们军援俄罗斯,战场早就不是这个样子了。这是我驻联合国大使耿爽的原话。
黑瞎子岛公路口岸建设开工
如果我“拉偏架”,对俄军援,那么我国重大利益将严重受损:超10万亿美元的海外资产会被美欧冻结,3万亿美元外汇储被限制使用,美元欧元结算通道被全面封锁,触发人民币汇率暴跌,对华高科技禁运扩大至全产业链。北约正式将中国列为“系统性挑战”,加速在日韩部署中程导弹。印度、越南借机强化美日同盟。南海争端烈度陡增。全球南方国家集体疏离。台海危机提前引爆。
这些都是我不能承受的。
当前,我们既维持俄经济不崩溃(避免政权解体导致核扩散),又守住战略自主权,在美俄战略对耗中保持“背靠背协作”,才是符合中国利益最大化的清醒抉择。
“背靠背”不是“无上限”
由于历史阴影作祟,部分俄精英担忧中国强大后追索沙俄时期侵占的150余万平方公里领土,这种焦虑催生对华合作中的“防范性动作”。
中欧班列
如,中欧班列在俄境内遭遇“额外审查”,运输效率受挫。
再如,图们江铁路桥高度刻意压低至7米,阻挡中国船只进入日本海,俄朝铁路桥2025年建成后仍未改造。
还有,2025年7月30日,俄突然禁止销售占市场90%的中国重卡(东风、一汽等),借“安全风险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。
面对复杂态势,中国需以“以我为主”战略定力破局:
经济抓手筑牢基础。持续扩大能源采购(2025年1-7月日均216万桶俄油),不以美方恫吓而动摇。
强化红线守住底线:坚持不军援、不结盟,杜绝给西方“中俄军事集团”的口实。
博弈智慧化解钳制。以市场反制应对贸易壁垒(如减少非必需消费品出口),推动图们江通航等议题谈判。徐图推进参与远东开发,不急不燥,不主动,不迎合。
中俄海上军演
中俄关系本质是“大国利益驱动的有限协作”——唯有保持清醒认知,方能避免“兄弟”名义下的战略透支,在美西方围堵中开辟自主空间。
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海风,吹不散俄罗斯经济的凛冽寒意。西方制裁的绞索、战场无底洞般的消耗、内部结构性顽疾,合力将俄罗斯推向衰退悬崖。中国提供的经济支持虽如氧气般珍贵,但绝非无条件拥抱。
军演的炮声背后,是俄罗斯不得不面对的冰冷现实:它“终于等到”的并不是这场常态化演习,而是“大国支撑、大俄不倒”的对外宣示。
【后记】我曾3次参加中俄海上联演、上合联演,听到俄方指挥员说的最多的是:我们就想让外界知道,中国和我们在一起,中国军队来了就行,演不演、演什么无所谓。